Search

多觀察,多等待,多陪伴

門診的時候,對於某些問題,家長會急切地想知道未來會怎麼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多觀察,多等待,多陪伴

門診的時候,對於某些問題,家長會急切地想知道未來會怎麼樣。
例如:孩子剛學會走路,有點外八/內八,家長會想知道說,他以後會不會「一直這樣」

或者是孩子突然脾氣變得很差,脾氣壞了三天,但其他都沒什麼事情。會想說孩子為什麼孩子會「突然變化」

我其實經常跟家長分享:

1. 剛發生的事件,就先觀察。將來會怎麼樣,沒有人知道。例如:剛學會走路,有點外八/內八,將來會不會變化?

不知道。就是先觀察,孩子經常會變來變去的。不像成人一般不太變化。對孩子來講,變化才是常態。

不太可能做太久以後的預測。

我常舉例:這就類似你問我一個小一剛上學的孩子,將來能不能考上台大?這個真的是神仙才知道了。但是評估一個高三的孩子,就容易多了。道理類似。

如果孩子的步態,有越來越歪,那當然要注意。但是如果維持會有慢慢改善,其實就觀察就好

2. 孩子的生長,包含身高、體重、還有「情緒」,都是間歇式的。不是線性的。例如:假設孩子 100 天內長了 3 公分,他並不是每天長 0.03 公分這種方式,而是多數時間都不長。然後集中在短短幾天內猛漲。

情緒也是。
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比較極端的情緒變化,都很正常。
就先觀察,多等待即可。不要被孩子影響了

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兒科醫師很喜歡請人「觀察」
因為對孩子來說,一動有時候不如一靜

揠苗助長,很多時候只有反效果而已。

請大家給孩子一點耐心,一點空間。
畢竟人不是機器,不是恆定的。
波動,才是常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是個屬於親子,屬於旅行,屬於飛行愛好者的園地 讓我們來談健康,談親子,談教育,談生活,談旅行
View all posts